根管治療之後該怎麼選擇牙套?牙套健保有給付嗎?

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遇見牙痛的問題,痛起來真的很難容忍,有的時候甚至於難以正常生活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此時大家可能會想到常見到的根管治療來解決牙痛狀況,只是不是所有情形都合適根管治療。牙痛的原因大部份是牙髓發炎,另外外傷也會促成牙髓發炎壞死又或是牙周病,需經由醫師確認牙齒損害的情況,判斷是不是要做根管治療與後續該如何處理。

 

資料經高雄、台中、台南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建議多多比較且親自向牙醫諮詢。

 

根管治療是怎麼進行的?

【一】施打部分麻醉:治療過程之中牙醫師會依照病患的情形施打適量的麻醉,這個步驟能幫忙病患放輕鬆,減低療程導致的不舒適。

【二】打開發炎感染的牙髓腔:開始除去發炎組織以前,要先把牙齒以橡皮布障隔離,接著清除齲齒和舊的填補物以後再把牙髓腔打開。

【三】牙髓組織的清創(抽神經):醫師會把根管系統擴充,使用藥水去除根管之中發炎或是壞死的牙髓組織,進一步執行牙髓組織的清創(抽神經),以減少根管之中的感染源和細菌。假設是比較困難的根管治療,有些牙醫師則會使用顯微鏡的放大效果,來增添根管治療成功的機率。

【四】根管封填:確定已清潔乾淨並且無發炎情況之後,再運用生物陶瓷糊劑、馬來膠、樹脂等等材料封填根管。

【四】套上牙套或者牙冠:最後一個步驟就是于完成根管治療的牙齒套上牙冠或者牙套,除了恢復原本的外形以及咬合功用以外,也可以保護脆弱的牙齒,預防牙齒因為結構殘缺而斷裂等問題發生。

【五】定期回診追蹤:完成所有療程以後還要按期回診,讓牙醫師按期追蹤檢查牙齒的情況,才能夠即時處理牙齒的問題。

 

為什麼根管治療後要戴牙套?

根管治療雖然可留下原本的牙齒,但是根管治療後的牙齒不再跟本來的牙齒一模一樣了。因為於根管治療的過程之中,除了清除牙齒的壞死物質外,也會抽空牙齒中的淋巴、血管,故牙齒之中缺乏血液來提供牙齒養分,易導致牙齒斷掉和牙齒裂開,這時候為避免牙齒在平時運用上產生牙齒斷掉及牙齒裂開的狀況,牙醫師會為牙齒裝上一個『牙套』。

 

本文提供高雄、高雄、桃園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建議多多比較並且親自向牙醫諮詢。

 

全瓷冠及金屬燒瓷有什麼不同?

現今市面上有許多種類的牙套,不同的牙套種類其牙套價格與材質也有所不一樣。往年病患接納根管治療以後,醫師會建議病患挑選金屬燒瓷材質的牙套,由於金屬燒瓷的牙齒能夠恢復真牙的外觀,還有不錯的啃咬力。但是長期使用下來有些人會有過敏的問題,因而這種牙套材質慢慢被其它牙套種類代替。那現今是哪一種牙套被多數醫師在根管治療後採用呢?答案為『全瓷冠』,全瓷冠為近年來較新式的材質,相比於外型與平穩度皆比金屬燒瓷來的好用,但牙套價格便比金屬燒瓷貴了一點,故做完根管治療的病人可以考量一下自身的經濟能力,再來和醫師溝通哪一種牙套材質適合自己。因為根管治療完配戴的牙套通常沒有牙套健保給,所以絕對要選擇牙套價格是自己負荷得起的!

 

 

無論是一般根管治療或是顯微根管治療,手術後雖然會裝上牙套減低損壞,但是並不代表不會再度沾染,根管治療術以後依舊不可忽視牙齒的保健,需要保持正確的牙齒清潔,比方,飯後清潔牙齒、使用牙線和減少食用含糖食物的頻率等皆是保護牙齒健康最好的方式。此外,每六個月按時請牙醫檢查,那樣一來才可預防抑或是提早發覺牙齒問題,避免牙齒傷害已到需要根管治療的程度。維持以上好的習慣才是對於牙齒最好的保護。

 

延伸閱讀

[問卦] 根管治療抽神經到底有多痛? – 看板Gossiping

根管治療記錄(2/11更新) – 牙齒矯正板

更是否要做根管治療? – 閒聊板